为加强学术英语课程建设,增强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教学能力,保障新课程的教学效果,8月26日,国际教育学院开展《学术英语》集体备课,《学术英语》课程组教师主讲,学院全体教师参加。
会议现场
《学术英语》课程作为大学英语学习阶段的高阶课程,具有学术性,专业性和挑战性。为了更好地提升《学术英语》的教学质量,暑假期间,学术英语教学组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分配,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教学组的每位老师都就自己所负责的内容自制了教学PPT和教案。在集体备课中,各位老师就自己所负责的教学内容,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进行了汇报和交流,在相互的学习交流中,进一步完善了教学方案,提高了备课质量。
针对我校《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老师们也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比如,针对课程难度较大,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副院长杨红表示要扩宽备课渠道,不局限于教材,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医学素材和医学文献,契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提升学习兴趣。对于医学英语单词较难,学生不易掌握的问题,吴丽琴老师提出,可以追溯医学英语词汇的拉丁词源,结合词根词缀,让学生按规律分类进行掌握。在课程思政方面,院长助理赵亮强调了在医学学术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学生作为医学生“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责任担当。
院长周振芳作总结发言。第一,充分肯定了老师们在暑假期间的备课工作以及本次集体备课在教师相互学习交流,提高自身教学素养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第二,强调了《学术英语》课程所具备的学术性,专业性和高阶性,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在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术思维和思辨能力。第三,鼓励教师们相互学习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本,进一步提升外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突出医学院校外语教学特色。